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大学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要看到,我国大学运行中一些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通盘解决,需要大学继续深化改革、及时转变发展方式,特别是要以体制创新推动大学改革。这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从大学外部而言,要由政府通过行政手段直接管理向大学依法自主办学转变;从大学内部而言,要构建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积极理顺内部治理结构。
大学与政府的关系,是大学面对的主要关系之一。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政府有力和持续的支持是大学得以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如何实现政府对大学“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又是一个难题。在中国历史传统上,教育是政治的一部分,教育自身没有独立性;新中国建立以后,教育又受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直接成为政府管理的一个部门。所有这些消极因素叠加,使中国大学长期缺乏自主性,办学自主权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从而严重影响了自身的深入改革和持续发展。因此,中国大学体制创新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探索构建政府和大学之间的新型关系,努力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应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权力,明确政府管理的权限和职责,凡是应该由大学自主行使的管理权和决策权,都应由大学自行决定,政府不得干预大学正常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并且,对大学必要的管理和调控也要注意正确和恰当地行使,主要是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尤其是改变目前通过行政手段直接管理学校的单一模式,而改为综合运用行政立法、财政拨款、战略规划、信息服务、正确指导等,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和承担相应责任。对学校来说,相应地,随着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要建立和完善国立大学法人制度,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完善依法办学、自主管理的现代大学治理模式。
大学体制创新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加强管理创新和自身建设,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当前,最主要和最迫切的有三个问题需要作出一定的制度安排。
一是要彰显学术权力,规范行政权力。大学是致力于寻求真理的共同体。目前,学术共同体没有能够在学术评价中发挥庄有的作用,学术共同体的主动性、责任性、积极性和自身能力都不够。因此,要发挥学校的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等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例如教师的职称应完全由与行政管理适当剥离的学术委员会来评定。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如何对既作为教授和学者又身为大学管理者和领导者的身份进行合理界定的问题。笔者认为,学校行政领导即使身为教授除非确因必要的工作关系也应该退出学术委员会。因为,此时他的第一身份和主要角色是作为大学领导者这一公共形象,而非作为教师的学校相对方,他首先代表的是学校行政权力,而非学术权力。当然,要真正处理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就要逐步推行大学管理的职业化,倡导教育家办学,从而使学术权力、行政权力各安其位、各行其是。前一阵子,关于大学“去行政化”的声音很多,这也应具体分析。“行政化”不妥,简单取消行政管理也肯定不行。做什么事情都要适度,用行政权力取代学术权力要不得,但学术权力也需规范、照章行使,防止产生乱象,损害大学形象。不偏不倚,和谐平衡,应是大学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建设的理想目标。
二是要深化大学人事制度改革。大学人事制度相对于一般人事制度而言,既具有一般性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如何设计出既符合一般管理规律又符合教学科研规律、既重视绩效又着眼长效的人事制度对大学而言极具挑战性。而问题就容易出在这里。当前大学人事问题最为关键的弊端是既不能有效保证教师长期地、安静地做学问,又没有合理的退出和分流机制。对此,要确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不仅要强化竞争激励机制,鼓励尖端科技成果,同时也必须引导教师热爱三尺讲台,潜心基础研究。当下首先要废除不恰当地对一个教师、一个院系进行所谓的定量指标评价,而尝试用更符合现代学术研究的评价方法,比如,一个院系搞得好不好能否考虑请国际专家和同行来评估,积极探索与国际高水平教育评价机构合作。
三是要变革教学科研组织模式。在实践中,关于基层学术组织的结构调整,已经初步形成了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传统的院系管教学、所室管科研。第二种模式是搭建跨学科平台,形成更大规模的科研组织模式。第三种模式是产学研结合,共同建立科技创新基地。这三种模式都是对教学科研规律的不断适应和调试,是对不断变化的教学科研发展形态的积极应对。当然,这些模式并没有终结一切探讨,还要积极鼓励一切有利于教学科研组织科学发展的大胆探索。总的原则是要根据知识创新组织的基本要求,整体思考和精心谋划学院、系、中心、研究所等学术组织的目标定位、功能划分与资源配置,大力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创新团队,以加快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育,带动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3/4期,朱庆葆【作者单位:南京大学】)